行业新闻

走进湖南 湖湘文化,赓续我心中的红色信仰

作者:杨心怡 长沙理工大学近日,“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南进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入湖南,亲身体验,我深深感受到湖湘底色也在此次途中的“活”与“深”。在伟人故里韶山,我们追思伟人,重温革命;在《湘江评论》旧址,我们追忆青年毛泽东发出的时代之问,感受评论的澎湃与革命力量;在首次提


作者:杨心怡 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湖南进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入湖南,亲身体验,我深深感受到湖湘底色也在此次途中的“活”与“深”。在伟人故里韶山,我们追思伟人,重温革命;在《湘江评论》旧址,我们追忆青年毛泽东发出的时代之问,感受评论的澎湃与革命力量;在首次提出脱贫方针的十八洞村,我们回顾着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展望中国乡村振兴之路。

《湘江评论》主题雕塑。

探伟人故里,品韶山精神

4月1日,我们来到湘潭市,重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出发地”。随着汽车缓缓停下,我一抬头便看见了伟人故居韶山的人山人海。热情的游客们虽来自四面八方,但行至此处的目的与我们一行人相同。韶山之行,是追思伟人之旅,是重温革命之旅,更是一次坚定信念之旅。我们在现场参观中深深追思着伟人艰难创业的足迹和舍家为国的情怀;我们在情景再现中深情凝望着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为争取民族振兴和解放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人民革命者群像。行至此处,我领阅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离开此处,我的心灵已被“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擦亮。

寻评论旧址,忆峥嵘岁月

4月2日,我们一行人走着寻着,穿过几条古巷,来到了位于长沙市修业学校——《湘江评论》编辑部旧址所在地。不远处的白果园33号,是《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这是1919年毛泽东作为《湘江评论》的主编在此处于创刊号上提出的时代之问。《湘江评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道出了人民的心声,从而受到广大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的欢迎。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毛泽东是当时思想的主力,他发出了影响后世的、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此刻的我们是当下的中流砥柱,我们应该握好手中的笔杆,领阅神州大地,品评锦绣山河,用心用情地为时代发展进言献计。

4月5日晚上,“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人来到十八洞村。

访十八洞村,悟发展之道

位于湖南西部深山的十八洞村,曾是一个极度贫困的苗族山寨。十年前,全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57%。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此处,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引下,经过8年艰苦奋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月5日,“好评中国·走进湖南”一行人在暮色中来到十八洞村。当晚,村民质朴地向我们讲述着十八洞村的蝶变,我们回望脱贫攻坚的历程,深刻感受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

红色,一直是湖湘文化至纯的底色,“心忧天下”“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兼容并蓄”共同构成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活”起来的湖湘文化让我深入了解湖湘红色革命文化与湖湘精神,激励着青年的我敢作敢为。正如青年毛泽东在所说“吾辈青年也应该让青春担当在笔头下熠熠生辉,用青春吹响奋进中国号角。”我也将继续砥砺前行,用青春美妙的旋律奏响中国奋进进行时。


上一篇:抬升湖湘文化历史坐标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篇:张庆伟: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湖湘文化 推进“双一流”学科高质量建设
案件展示

娄底市山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电话:18073876188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

Copyright © 2023 娄底市山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3012907号-1 XML地图 阿里一家

二维码